人文通識:孔學今義

人文通識:孔學今義

 

教學目標

語言溝通與表達

教學目標內涵

此一課程,旨在建立學生可瞭解原始儒家思想,孔子何以教人。孔子教人者,不是空、無,亦非有、無,而是如何端正的做一個人,就是重現倫理關係。
要成聖賢、仙、佛之前,要先做為一個人。做孝子、賢父、兄弟姊妹和睦,待人有禮,事上以敬,接下以慈,忠於所事,這就是孔子所教。生死之事、性命、天道,孔子罕言,因此是非人所能知,故孔子罕言。
人之作為一個人,守自己本份,此一社會,必和睦安祥,為人無所求。孔子思想,就希望出現此一社會,我們共同努力,方可實現。

課程概述

本課程首要目的,在說明先秦諸子中,孔子之學何以成為顯學,非由獨創,而係集大成之學。所謂集大成,非謂廣採眾說,而是吸收歷史經驗,從國家、社會、各人經驗中,吸取智慧,以避害趨利,與他人和諧相處。
孔子生於春秋晚年,當時正值禮壞樂崩,世局劇烈變動中,孔子所提學說,為放之四海而皆進,任何世代皆適用。
史學之父司馬遷透視孔子學說,將傳之百世,為人類指針,因而在史記中為孔子作「世家」。「世家」者,傳之百世。為仲尼弟子作「列傳」,闡述孔學源流。本校創辦人張曉峯先生,知孔學之奧義,明其為中國文化知精蘊,因著「孔學今義」,為世人闡述儒家學說與今人關係。
孔子「論語」,東方「聖經」,今以孔學今義,說明孔子思維及中國文化精義。師生同研此課程,方知何以為人,尤其是何以是儒生,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