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通識活動紀錄

105/12/15:通識教育研討會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2/15(四)舉辦通識教育研討會,邀請三位校外專家學者舉行專題演講,合計參加教師共35人。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陳復教授,主講「我如何藉由磨課師來從事教學創新」,陳教授指出:大學生命教育最重視體驗性的學習,學習特點莫過於教師跨越傳統知識授受的型態,讓學生藉由教師活潑互動的教學法來獲得生命的感動與啟發,而在教學過程中傳遞知識訊息的工具運用視聽媒體來展開,其應用的範圍日漸擴張,已由教室內發展到教室外,現在最新興的視聽教學莫過於磨課師課程(簡稱MOOCs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故陳教授藉由製作「宜蘭歷史踏查」與「王陽明帶你打土匪」這兩門課的教學影片實務經驗出發,說明並討論磨課師課程的突破與展望。

    輔仁大學磨課師教學設計師廖怡慧老師以其多年參與磨課師計畫的經驗與本校老師分享「磨課師製作流程與重點」,本演講分成兩部分,首先由MOOC課程基本結構切入,介紹磨課師課程與平常的教學有何不同?以及與平常的課堂學習有何不同?其次介紹MOOC製作流程經驗談,將課程製作分成課前準備期、課程製作期、課中經營期及課後分析期等階段,並詳細介紹開課教師以及課程製作團隊所面臨的問題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匯集多年的經驗,將智慧成果分享給大家。

    輔仁大學磨課師計畫執行長王霈教授,同樣以經營磨課師課程多年的經驗,以其「人魚線研究院」課程為實務經驗分享給參與的教師們。首先先從課程定位談起,如何將專業的解剖學知識,貼近應用性的需要並引發學習動機;進而介紹課程上架經營與推廣的歷程,最後分享課程回饋問卷的分析,例如:課程資訊來源、學員族群組合、喜歡課程原因等等,詳盡的介紹課程發展的過程及豐富的內容,王執行長並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協助自身學校其它教師開設磨課師課程,以促進磨課師計畫的發展與擴大。

  主講教師們的演講內容皆豐富扎實、活潑風趣,除了分享簡報內的經驗之外,並佐以實務影片分享,綜合座談會引起在座教師們的積極討論,並於會後持續與講者學習交流。與會老師認為對磨課師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有比較深層的認知,並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105/12/12-16 通識教育成果展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2/12-16舉辦「通識教育成果展」,活動期間在大恩館2樓靜態展覽促使全校師生認識通識教育理念、目標及特色。藉由海報增加學生對於通識理念的瞭解,並加深對通識教育的印象,並利用便利貼的方式留言給最喜歡的通識老師及喜歡老師的理由,共計參與師生6302人次。

此外,105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徵文比賽得獎作品同時也在通識教育成果展中展出,並請同學留言給得獎作品。


105/12/6、8 通識課程修習說明會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2/6及12/8中午舉辦「通識課程修習說明會」,邀請各班班代及有興趣的同學參加,參與人數共計156人。

  首先先介紹本校通識教育理念、目標及特色,並向學生說明通識課程選課規則及重要注意事項提醒。另宣傳下學期新開非同步遠距課程「物理學與創意思考」及12/12-12/16在大恩館2樓舉辦通識成果展暨有獎徵答活動。


105/12/01通識講座:國大陸多元性別的現狀與未來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2/01舉辦通識教育專題講座,邀請聯合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助理教授周德榮老師蒞校演講「中國大陸多元性別的現狀與未來」,周老師本身在聯合大學曾開設多元性別課程,具有豐富的理論及實務經驗;本次演講參與師生人數共計80人。

所謂的多元,本是指性別如同一個光譜,除了生理性別,還包括性別氣質、性別期待、性別表現、性愛偏好、性別文化等等。舉例言之,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有不同的性別期待,而不同文化之下期待亦會不同,如蘇格蘭、緬甸、大洋洲的玻里尼西亞都是男人才穿裙子。周德榮老師從自身經驗談起,向大家說明常見的多元性別光譜,亦即通常指的LGBTIQ。

L是Lesbian,又稱女同性戀或拉子、蕾絲邊,角色T婆不分
G是Gay,又稱男同性戀,O號與1號是刻板分類,早已揚棄
B是指Bisexual,又稱雙性戀
T是Transsexual,指跨性別,是生理性別與心理認同性別相反者
I是Intersex,稱作真性陰陽人
Q指扮裝皇后,傳統稱CD(
Cross-Dresser)又稱易裝癖

而在演講最後,也與大家分享最初是如何發現自身的在性別上的定位與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社會期待與自身性別定位上的衝突,並如何獲得尊重進而展現出自己認定的性別定位。而同學們也表示,聽周德榮老師分享如何走出人生的矛盾與困境,也都能夠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共同的良善面,同理與尊重、和諧的價值,並且對於周德榮老師能勇於在大環境尚且陌生的環境之下,走出自己定位的過程,也都感到對人生態度上的啟發,並且有了些許反思。


105/12/01通識講座:「珍愛台灣新寶貝」-認識新移民家庭與多元文化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 12/1 舉辦「珍愛台灣新寶貝」-認識新移民家庭與文化講座,邀請來自「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蒔萱為學生演講,參與師生共計73人,希望透過演講者的工作分享能使同學對於多元文化、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生活和處境等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
    賽珍珠基金會服務對象為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服務內容有:詢問服務、新移民婦女能力培養及服務、推廣與宣導……而宗旨為協助台灣新移民家庭,超越文化差異,建立美滿婚姻,進而使下一代得以健康、快樂成長。
    首先介紹何謂新移民並以統計數據說明目前在台灣新移民及其子女的數量,讓大家意識到台灣邁向多元文化的轉變,目前以大陸配偶345167人為最多,越南配偶93757人次之,其居住地集中在新北、高雄、台北,之後談及新移民在台灣的困境,
講者將其困境分成文化、生活、婚姻、心理這四類,又細分為:言語、互動、社會規範、婆媳關係等問題,當場除了講述機構服務內容及個案之外,也邀請一位新住民上台分享自身經驗,藉由這些分享,讓同學了解他們在語言不通的情形下,隻身嫁來台灣,得獨自面對種種困難的無助,希望我們對新移民能夠消除歧見,並以尊重同理的心情來協助他們,歡迎他們成為台灣的一份子 。

 


105/12/01通識講座:多元性別與多元成家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2/1舉辦通識教育專題講座,邀請同志同光教會執事陳小恩老師與聯合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助理教授周德榮老師蒞校演講「多元性別與多元成家」,參與師生人數共計165人。

  陳小恩老師為華人拉拉臺灣項目負責人,且為同志同光教會執事;周德榮老師為聯合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助理教授,專長民主與法治,本身即是跨性別者,兩位老師在多元性別與多元成家議題上具有豐富的理論與實務經驗,可帶領同學們深入了解當代台灣社會運動與相關公民議題,。

  講座由陳小恩老師分享發現自己的性傾向過程開始,陳小恩老師分享自己身為同性戀者又同時成長在基督徒家庭,如何正視自己的性傾向以及在家庭及宗教教義等問題間取得平衡與調適。陳小恩老師也在講述過程中介紹性別認同、生理性別、性別表達與性傾向等概念之分野,並敘述自己投入婚姻平權運動的過程與在同志熱線協助相關個案的故事,並提供相關資源予同學參考運用。

  接著由聯合大學的周德榮老師分享自己在跨性別的心路歷程,周德榮老師談到其從小之性別認同即為女性,但因為社會無法理解並尊重跨性別者,使他不敢跨越這個界線,面臨許多負面壓力。周老師提醒同學關懷同志與跨性別者的人權,同志與跨性別者除了面對生活與社會的壓力,還需要去找出自己的性別認同或性傾向,面臨更複雜的選擇與壓力,在社會、法律等層面只有歧視而沒有保障,甚至被宗教觀點加以非難,比一般人都辛苦。
  講座最後由陳小恩老師與周德榮老師共同回應與會同學的提問,包含邇來社會上對民法修正案等多元成家議題的質疑、性別是發現或者尋找而來…等等問題,兩位老師對同學疑惑與迷思均逐一解答。


105/12/01通識講座:隱身弘道:愛新覺羅毓鋆先生與中國文化在台的傳揚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2/1舉辦通識教育專題講座,邀請輔仁大學蔡嘉麟老師蒞校演講「隱身弘道:愛新覺羅毓鋆先生與中國文化在台的傳揚」,參與師生人數共計145人。
  蔡嘉麟老師為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弟子,在毓先生的門下學習四書、易經、春秋、人物志等經典。現為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主要開授歷史學門的通識課程,曾在龍顏講堂(與台大奉元社合辦)講授孟子思想精華。
  愛新覺羅毓鋆先生號安仁居士、 明不息翁、奉元老人、仁匃遯叟等。清禮親王代善後裔,與遜帝溥儀同年。六歲起,進宮伴讀,師事陳寶琛、鄭孝胥、羅振玉、柯劭忞、王國維、康有為、梁啟超、葉玉麟、英人莊士敦(Reginald Johnston)等先生。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不久,被國民政府安置於台灣。(最初住在草山山仔后)有教無類,在台講學六十餘年,弟子上萬名,遍及海內外與各行業。毓老師講學特色:讀經時抑揚頓挫,以口語、普通用詞逐字闡釋;不理會古人注解,以貫通的整體學說,摘取不同經文互證;經典的教誨仍可作為當今社會的道德準則與借鏡;討論時事、近代歷史,並以此解釋經典中的概念。
  毓先生曾應創辦人邀請任教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哲學系學生回憶毓老師授課特色依經解經,講求實用之學。建立學生信心,系上讀書風氣與凝聚力因而提振。毓先生亦鼓勵學生博學多能,多向大師學習。鼓勵到台大、師大聽課。加強外語能力,並鼓勵學生靜坐、靜心。
  學生對於毓老先生來台後致意於傳
授中國文化,奉行自己的意念精神令人敬佩。亦有學生對於此次演講對於毓老師講學講到老的精神非常欽佩。學生亦覺得回去會好好查一下毓老先生的相關資料,對於此次演講相當滿意。


105/11/30通識講座:中國文人藝術的丰神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1/30舉辦通識教育專題講座,邀請輔仁大學李匡郎副教授蒞校演講「中國文人藝術的丰神」,參與師生人數共計66

李匡郎老師從中國文化與文人開始談起,漢字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色,也是世界上最能夠表現書寫藝術的表意符號;我們一方面瞭解中國文字的起源、發展以及文字與篆刻藝術的關係。從上古結繩紀事到伏羲畫八卦;黃帝時史官倉頡造字,天干、地支,河圖、洛書的出現,雖帶了些神話意味,但更有實際應用上的需求。目前發現最早的類文字為陶文,或稱陶符、陶紋,為古人在陶器上刻畫的符號或文字,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等。陶文是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為中國最早的文字。從現有的考古發掘資料,大約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時期,我們的先民奇蹟般地創造了記錄思維和語言的工具-漢字。西安半坡村人、山東大汶口人在陶器上寫畫符號的初衷、動機及思維過程至今仍然是難以解讀之謎。用現代思維方式從古文物學的研究中,認定這些陶文、符號就是最古的漢字。有了文字,中國人步入了人類文明的新時期,有了文字,人們將瞬息即逝的歷史、文明、智慧、思想、情感、追求、理想、理念等都凝定在文字、符號中了。

李匡郎老師從中國文字的演化講到天下十大書法家排行,王羲之、王獻之後世並稱為「二王」。但從他們死後到南朝的宋、齊間,書法界排名第一的始終是王獻之,力壓老爸、獨領風騷上百年。到唐太宗即位後,極力推崇王羲之,貶低王獻之,甚至為了提高王羲之地位,下令大肆焚毀王獻之真跡,以至於王獻之真跡幾乎絕跡,我們現在所見到鮮有的《中秋帖》、《洛神賦十三行》等都是後世摹本。同學反映老師演講內容豐富,圖片非常精美,解說清楚明瞭,收穫頗豐,希望能再舉辦相關類似的講座。


105/11/25通識工作坊:自然通識教育活化與實踐

本校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於曉峰紀念館第一會議室辦理「北一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通識教育增能方案-第七場次教師成長分享會」主題為自然通識教育活化與實踐,參與師生人數共計63人。

鄒忠毅老分享教書十幾年來最快樂的課程「物理學與創意思考」,透過這門課程讓同學知道物理、喜歡物理,同時也可以應用物理。鄒老師希望設計一個課程,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1、如何使人文社會學科的同學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並學好物理學?
2、如何將物理學與人文社會學科同學的生活與專業連接,使其產生終身學習的動機?
3、如何使不同領域的同學,培養出跨領域合作的動機與能力?

簡單來說,課程設計重點,前半學期著重在用活潑的方式講解科學方法、物理原理與應用,後半學期一邊協助同學發展期末成果,一邊介紹統計物理與跨學科研究(生物物理、社會物理、經濟物理、能源問題)的發展,希望讓同學覺得物理與他/她有關。希望同學能藉由完成期末成果來體驗跨領域合作。同學必須學習電腦遊戲的製作,而且各組在學期末必須完成程式並加以展示。

陳怡君老師則分享四樣不同的教材及教具,讓現場師生可以動手做,包含教室內的彩虹、為3D投影等,師生反應非常熱烈。


105/11/24通識講座:台灣女同志運動發展及其權利之探討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1/24舉辦通識教育專題講座,邀請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群發展部林昱君主任蒞校演講「台灣女同志運動發展及其權利之探討」,參與師生人數共計62

台灣女同志運動發展情況反映台灣多元社會,也呈現台灣社會議題及公民權利探討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透過林昱君主任的講授使學生能夠清楚瞭解台灣女同志運動的發展情況及所欲爭取的公民權利,進而作為未來中國大陸在面對與處理相關議題時的重要參考經驗。林昱君主任從自身經驗談起,解釋多元性別的基礎概念,進而談論到同志族群面臨的種種不平等與被歧視的困境,也闡述了目前正在討論的同志婚姻與民法修改問題。鑒於目前的社會氛圍,台灣同志平權運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林昱君主任演講完也與同學互動,回答了諸多同學的困擾與迷思,譬如,如何協助同志朋友跟家人出櫃,同志可否捐血,如何拒絕同志等。最後並留下各種協助的聯絡方式,以期能幫助到需要的人。


105/11/9 通識課程委員會

11/9舉行共同科目與通識課程委員會,邀請東吳大學林茂松院長、碩彥股份有限公司掌孝臺執行董事及中正大學趙文志副教授擔任校外委員代表,給予本校通識課程建議

本次會議通過1、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106學年度入學新生免修體育課程。2、修訂「資訊:軟體應用」課程名稱為「資訊:OFFICE軟體應用」。3、增設「自然通識:物理學與創意思考」通識課程(非同步遠距)


105/11/8 通識講座:戲曲任意門─認識美麗的戲曲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於11/8舉辦通識教育專題講座,邀請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台灣京崑劇團童柏壽行銷經理蒞校演講「戲曲任意門-認識美麗的戲曲」,參與師生人數共計63人,活動整體滿意度高達9成。

  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並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童柏壽經理從簡單的行當開始介紹起,主要分「生、旦、淨及丑」,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就是指女子,又分青衣,老旦,花旦;淨就是花臉,又分正淨(銅錘花臉),副淨(架子花臉),武淨,毛淨;丑就是丑角,又分文丑,武丑。

童柏壽經理並在現場帶起活動,讓大家數數兒,及報燈號,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

京劇《打龍袍》選段-《報燈名》:

 報的是一團和氣燈,和合二聖燈,三陽開泰燈,四季平安燈 ,五子奪魁燈,六國封相燈,七財子祿燈,八仙過海燈,九子十成燈,十面埋伏燈。

 這個燈,那個燈,那朋友來一道燈,若問此燈甚麼名,昭君打馬出雁門。燈又來,看罷了一層又一層,呂布董卓大鬧鳳儀亭。燈來了,看罷了一套又一套,那旁花燈又來到,親父母也要孝,晚父母也要孝,為人雙親若不孝,清風亭雷打張繼保。

學生們反應:我覺得這兩個小時,收穫很多,而且真的很有趣,這是我以前沒有碰過的活動,有趣外還很活潑,指導的老師也很耐心地對我們,一一教導我們戲曲中是多麼好玩!

也有同學這樣說:學到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內容非常有趣,也獲得很多額外的知識,聽完這場演講會讓我回去查關於京劇的資料。


105/10/7-31 通識教育徵文比賽

 

活動宗旨:

通識課程的學習在提供學生建立廣博的知識基礎,以厚植學生跨域知能整合的能力,並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能。本校通識教育強調語文能力,並增進對人文藝術、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綜合性瞭解,同時於通識課程中融入當代社會關注議題。

為鼓勵學生思考通識教育在大學學習生涯之意義及重要性,分享其通識課程的學習經驗與心得,特辦此活動。

參加對象:本校大學部學生皆可報名參加。

參加辦法:

(一)活動期間:即日起至截稿日 105 年 10 月 31 日(一)
(二)需填寫活動報名表(請自行下載)
(三)稿件格式:稿件請符合格式要求,以免被扣分或取消參賽資格。來稿以中文為主,請以 A4 紙橫書直式繕打,用標楷體 12 號字,一行二十五字(含標點符號和空格),標點符號均需使用全型。例如「:,、;。!?」以單行間距用 word 格式存檔。檔名:105-1 通識徵文─姓名學號系級,例如:105-1 通識徵文─華柑A5123456英文1A。
(四)繳交方式:請填妥報名表簽名、一份書面稿件及作品電子檔燒成光碟或用 USB 繳至大恩館10樓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辦公室 。
(五)得獎名單預定於 105 年 11 月底公佈於學校首頁及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網站,得獎作品將刊載於本中心網站並公開發表於通識教育成果展。
(六)作品請自留底稿,一律不退件。

獎項及獎勵:

(一)第一名:一名,獎金新台幣 5,000 元、獎狀乙張。
(二)第二名:二名,獎金新台幣 4,000 元、獎狀乙張。
(三)第三名:三名,獎金新台幣 3,000 元、獎狀乙張。
(四)佳 作:五名,獎金新台幣 1,000 元、獎狀乙張。
(五)最佳創意、最佳主題各 1:獎金新台幣 3,000 元、獎狀乙張。
※作品未達寫作水準者,獎次得以從缺。

業務承辦人:相關問題請洽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田相珊小姐 信箱:cuff@dep.pccu.edu.tw
聯絡電話 02-28610511 分機 18505

詳細辦法及內容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