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4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

五位傑出通識教育教師 以跨學科的教學方式 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位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積極以跨學科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職場就業競爭力,包括農學院土地資源學系巴利士副教授跨海來台奉獻教育三十年,積極以全英文授課提升學生的語文實力。
中國文學系施順生副教授則以「活化」古典文學,提供學生不同角度的文學視野,藉由對中國文字形音義的掌握、中國文學作品的賞析,提升中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愛上文學之理念。
文學院哲學系陳佩君助理教授積極訓練學生言之成理,勇於表達的能力,備受學生喜愛,每周二排「問題與討論」時間,拋出議題,發放「發言單」,請學生分組討論並推派組員上台分享。一方面促進同學思考所學內容,一方面也給予學生自我表達之空間,訓練學生言之成理、勇於表達的能力。
教育學院師培中心劉語霏助理教授,扮演《好老師》的角色,在通識領域足堪教學模範。樂意花費心力,輔導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心理困境,並積極求新改近教學、研發教材,在通識領域足堪教學模範。劉語霏老師強調,通識教育可為「通往大學知識殿堂前」的「入門教育」、「基礎教育」、「準備教育」,因此擔任通識授課教育之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專業教育之外,還可提供深入淺出、精要廣泛的統整性基礎入門知識,讓學生能藉此培養願意跨領域學科的主動積極學習態度。
文學院史學系湯瑞弘助理教授,深具教學熱忱,教學活潑創新,『喚醒』學生的『感受力』,進而透過歷史的認識與反省,涵養、深化學生的『世界意識』、『社會意識』和『生命意識』。


 

本中心今年遴選五位傑出通識教育教師,分別為農學院土地資源學系巴利士副教授、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劉語霏老師、文學院哲學系陳佩君教師、文學院史學系湯瑞弘教師及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施順生副教授。凡是榮獲傑出通識教育教師者,每名頒給獎狀及獎勵金新台幣貳萬元。未來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也將邀請本校傑出通識教育教師進行教學經驗分享,作為通識教師學習楷模。

農學院土地資源學系 巴利士副教授

巴利士副教授於1969年至1973年在美國肯塔基州上大學(Thomas More College)主修生物學,該校設有各種必修通識課程,包括含化學,物理學,社會科學,外語,哲學,數學,藝術學等。爾後於1973年至1977年考上研究所,就讀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動物學,教育朝向專門領域,但因大學期間的主修通識各項課程,紮根基礎,讓自己的學術領域更趨廣泛多元。
巴利士副教授自從1983年在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授課,起先曾感到驚訝於台灣的大學普遍缺乏通識教育課程,而文化大學於1996年開始實行通識教育計劃,當時老師即參與指導通識課程,推動環境與生態授課,並合著教科書第1版到第4版。102至103學年期間,更直接以全英文環境指導生態授課,獲得極大好評。
巴利士副教授說,環境與生態非常受學生的歡迎。這是因為不同系學生修同一堂課是更刺激以及跨學科的、課程內容包括目前的興趣和重要性、近兩年全英文的課有很多國際學生,鼓勵國際以及提升學生的英文。
巴利士副教授說,在1983那一年,獨自來到中國文化大學,真得從來沒想到會在這裡一待停留就是三十年。三十年的執教日子,培養無數的學生,現在朋友都會戲耍我說,「待滿三十年夠紅了,現在可不能去任何地方而不被以前的學生認出,因為學生太多了,多到連學生的孩子都是自己現在的學生」。
他提到,在華岡授課那真是一趟最美麗的因緣啊,因為發現班上竟有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竟是以前執教過學生的女兒,這是多麼長遠的因緣啊,因為三十年後會遇到哪一個學生的兒女,真是難忘的經歷,華岡帶給他多麼多的回憶啊!

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 劉語霏老師

劉語霏老師之教學大綱依照學校規定按照時上傳,並採多元評量,並填寫詳細完整。教材講義內活化,並結合多媒體教學,豐富多元。教學活動安排豐富,並善用教學平台資源,師生與同儕互動討論頻繁。考題設計用心且結合小組發表內容,有助於加深學習印象與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學生意見調查」的質量結果皆顯示近兩年多肯定意見,且最近一學期分數高達97分。
積極參與各項通識教育相關之專業進修研習與活動,已達成教師專業成長。所擔任的「性別平等教育」通識課程曾於1032學年度榮獲本校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利用課餘時間用心輔導通識課程學生。積極與校外單位合作,協助宣導並辦理各項與通識教育以及課程相關之活動。擔任通識課程相關校內行政服務工作,積極出席參與各項會議,且配合推動通識教育評鑑等事宜。並曾授行政單位邀請擔任校內與課程相關之專題競賽的評審委員。
對通識教育的理念與教育目標:劉語霏老師強調,正如本校共同科與通識教育中心黃藿主任在9月4日「本校通識教育理念與落實」會議上所揭示的:「通識教育可說是,所有大學生主修專業課程外並作為基礎的各種學科知識、技能、價值與態度的教育,透過一套精心規劃的(通識核心)課程,讓他們修習能為日後專業生涯的成功作好準備。」,透過好的通識課程,培養具備全球化的國際視野、且能接納包容多元價值與文化的寬廣胸襟,進而為來能成為成熟且負責的現代世界公民。

文學院哲學系 陳佩君教師

根據陳佩君老師指導學生的回饋文字,讚譽有加。包括某學生的謝師卡片有言:「每當我依然困惑時,總會想起您常說的老子,自己更應好好把握我每分時間,享受活著的每個日子……您使我在人生的課程裡擁有新的領悟。」
陳佩君老師在通識教育課程中主要擔任「中國哲學通論」,累積豐富的教材與教學經驗,還曾經參與校方推動的《中華文化人文精神教材》的撰寫,負責的主題是第六單元《莊子》。其教育理念及目標,透過興趣引發、循序漸進,近三年來開設之通識課程皆為「中國哲學通論」。「哲學」和「中國哲學」對非哲學系的學生來說,是很陌生的;中國哲學文本的「文言文」對學生來說,可能是有點吃力的。因此,如何勾起學生的興趣,是首要任務。
在課程安排上,陳佩君老師先讓同學明白哲學是什麼、哲學教育在國外和台灣的概況、哲學和生活的關聯;接著,帶出中國哲學的特點及對對文化的具體影響;然後,再於每周挑選一個重要而有趣的議題進行介紹,由淺而深,循序漸進地促進理解並引發學習興趣。
在議題挑選上,陳佩君老師盡可能多元,讓同學看見中國哲學的不同面貌。針對每周主題,進行文本導讀與義理講解,並側重生活實例的舉例與應用。一方面增進對古人思想的「知識」的理解(為學),更可以將其「智慧」在生活中時際運用與操作(為道)。期能導印學生「古書今用」,學習站在先哲的肩膀上,重新思考亙古不變的重要人生課題。
學思並重,鼓勵思考與發言,陳佩君老師每周二排「問題與討論」時間,拋出議題,發放「發言單」,請學生分組討論並推派組員上台分享。一方面促進同學思考所學內容,一方面也給予學生自我表達之空間,訓練學生言之成理、勇於表達的能力。
涵養中國哲學人文素養。她提到,面對「中國」,學生的心裡有著複雜的情感。在政治上雖然可能採取不同的立場,但卻不能否認中華文化是我們重要的文化源頭之一。期能透過殼程的進行,使學生明白中國哲學的核心價值與多元面貌,而非在全部全然的了解或政治立場的影響下,一昧的否定傳統中國哲學的重要性與應用性。期能藉由一定的步驟,使同學明白「發揚中華文化」地指標,涵養同學「中國哲學」的人文素養,使同學了解「中國哲學」在思想內涵及應用時見上的價值與意義。

文學院史學系 湯瑞弘教師

湯瑞弘教師相信歷史的世界是the world of human life,歷史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能夠體驗、感受在歷史事件背後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躍動。歷史是現在對於過去經驗的重演,是一種同與異之間的對話與辯證的過程與經驗。
歷史知識及歷史理解最大的價值在於加深對自己生命經驗的理解與反省,更擴展了我們的生命經驗。因此透過歷史知識、歷史理解不斷地家參與擴大,我們不但獲得自我的知識,而且也不斷在創造自我。
湯瑞弘教師說,中國古諺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動力,正是由歷史知識及歷史理解而來。因此,歷史教育的目標不應只著眼於傳達史實而應放眼更崇高的人文教育的理想。歷史教育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包括歷史知識的講述即,按照時間的序列講述重大的歷史事件,解釋其因果關係與影響;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習慣與能力,所謂歷史思維包含
perspective taking , historical empathy , historical sympathy and reenactment,也就是說提供一個教育情境讓同學能夠以多元的觀念、角度,以理性與情感並重的態度,設身處地『理解』過去,在自己的心中『重演』歷史人物的思想與情感。
他提到,教育的精神是要把學生當作是知識追求和獨立思考的主體的話,那麼老師的角色就不只是歷史事實的傳受者,而是一個媒介,透過歷史文本,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和信仰等等與歷史直接相遇。讓他們在歷史知識的追求當中,一方面試圖理解過去,開闊的視野,面對未來、創造未來。
他並提到,在現在歷史教育中,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對歷史的世界具有感動、移情、同理心,共感與憐憫的能力,同學對歷史的世界是冷漠與疏離,因此,如果歷史教育要能夠發揮其價值,首先並需先『喚醒』學生的『感受力』,進而透過歷史的認識與反省,涵養、深化學生的『世界意識』、『社會意識』和『生命意識』。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施順生副教授

施順生教授表示,大一國文、中國文學導讀這兩科目都是被同學認為是「與高中一樣」 的「無聊」又「營養」的科目,積極破除舊有迷失和困難點,施順生副教授的教學即結合上列三項理念,分析成古典文學的現代化、中西藝術比較分析、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深入淺出的論述、實用的「學期報告格式及撰寫方法介紹」、現場操作教學、網路及資料庫的運用,讓學生自然愛上中國文學之美。
對於古代詩、詞、故事、小說、戲曲方面,除了藝術賞析外、施順生教授更給同學新思維: 將古典文學現代化改編、改寫,詩詞重新編曲、與流行歌曲融合,故事小說戲曲重新編寫成卡通劇本、電影。才能被現代人所運用,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中,如此才能將古典文學「活化」,再創生命的第二春。
施順生副教授提到,開學之後利用時間向大一新生講述實用的「學期報告格式及撰寫方法介紹」。內容包括:封面格式、目次、第一章緒論要寫些什麼?最後一章結論要寫些什麼?什麼是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現況?「引用」 和「抄襲」的差別是什麼?「抄襲」 的下場立引文的五項格式是什麼?怎樣製作「隨頁注」?「 隨頁注」的引書、引期刊、引網路文章的各種注解內容是什麼?書籍的新舊版本有那些重大差異?期刊的「卷期」有表示的方式?參考書目的內容和排列方式是什麼?心得要寫些什麼?
施順生副教授整體的通識教育的理念具備和足以培養藝術品味與人文涵養;視野與多元文化;創新思維與科技運用。
在藝術品味與人文涵養:透過文學作品的賞析,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品味與人文涵養。而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施順生教授將「中國戲曲」與「西方歌劇」、「歌舞劇」 相比較,播放精選段落,可分析中、西戲劇的異同,增進同學的國際視野和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在創新思維與科技運用融入於古代詩、詞、故事、小說、戲曲方面除了藝術賞析外,更給同學新思维。
施順生副教授之教學目標主要在於藉由對中國文字形音義的掌握、中國文學作品的賞析,提升中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愛上文學之理念。

瀏覽數: